從少年到中年,從工人到支部書記,寒來暑往,冬去春回楊東營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用高度的責任心詮釋“安全”二字,用行動實現人生價值。
艱苦奮斗實現自我身份轉變
1994年,22歲的楊東營孤身來到了煤礦,自此翻開了人生新的篇章。
參加工作初始,井下復雜的地質條件和落后的生產工藝,作業(yè)環(huán)境差,勞動強度大,他感受到了煤礦工作的艱苦。不服輸的性格,讓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干出個樣來。他以那些煤礦工人師傅為榜樣,用他們吃苦耐勞、敬業(yè)奉獻的精神默默地激勵、鞭策著自己。時時刻刻想在工作中沖在最前頭,臟活累活搶著干,從不計報酬,更沒有一句怨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通過自我的學習、自我的超越,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從一名普通的機電技術工人逐步從班長到副隊長,直到現在任職采掘隊黨支部書記,一步一個腳印實現人生的價值。
青春歲月的良好起步,不僅鑄就了他過硬的政治素質,也培養(yǎng)了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更讓他具備了迎難而上、敢打硬仗、善破難題的出色才能!
砥礪奮進 完成各項生產任務
在搞好黨支部建設的同時,他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狠抓安全生產措施落實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大力組織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術革新及員工合理化建議征集等活動,促進了采掘隊的安全生產工作,做到了以質量保安全、以安全促生產。
2014年對楊東營來說是特殊的一年,由于該礦技改完成,北區(qū)采煤工作面布置完成,該礦安排原采煤隊撤回到北區(qū),進入新系統(tǒng),他帶領原掘進隊職工進入1505綜采工作面。從掘進到采煤,工藝的改變,以及擺在他眼前可采高度僅為1.2米的薄煤層,兩者交織在一起,難度系數陡增。不服輸,不抱怨是他一直以來的做事風格,不懂就學習,書本上有的知識他全部認真記錄在筆記本上,書本上找不到答案的問題就像老師傅請教。就這樣,工藝的改變并未影響回采的速度,在合理的安排,有序的配合下,1505綜采工作面順利完成了回采并封閉。
心系員工做職工的堅實后盾
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yè),都需要一種崇高的精神力量來支撐,奉獻就是這種崇高力量的集中體現。
做為支部書記,他對同志以誠相待,時刻關注職工的生活,善于做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員工違紀事件處理中,采取剛性管理和柔性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對違紀人員進行談心、家訪等方式,了解員工違紀的真正原因,從源頭上截斷了員工違紀的根源。在職工家庭困難時,他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為職工排憂解難。
2016年9月,采掘隊職工許利利的妻子得了糖尿病,生活本就拮據他四處借錢,為妻子治病。當楊東營得知情況后立刻號召全隊職工伸出援手,拉弟兄一把,他帶頭拿出三千元,職工也紛紛五十、一百、二百元獻出愛心,僅僅一個半小時,捐款接近萬元。當天下午,楊東營開車,天擦黑時把捐款人名單和捐款送到許利利家中,幫助他渡過難關,樹立生活信心。
有位詩人曾經說過:“為什么我的眼中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對于楊東營來說,正是對礦山“愛的深沉、愛的真誠”,以及他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實現入黨時的錚錚誓言,以一個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形象影響著員工,做職工們信得過的好書記。(李俊芳 范哲)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yè)有限公司(黃陵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zhèn)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yè)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