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經(jīng)歷了許多坎坎坷坷,過了許多苦日子,可這些都不曾把他壓垮,他就像那煙桿上的結(jié)疤一樣結(jié)實,經(jīng)得起風雨滄桑和歲月的鍛造,讓我珍視敬仰,終生難忘。——題記。
我不喜歡抽煙的男人,但有一個男人必須除外。那就是父親。
從我記事起,就常常見到父親抽旱煙,抽煙用的那根煙桿,是父親不離不棄的寶貝。
父親的旱煙桿二尺來長,桿身取自家鄉(xiāng)大山里生長的一種荊棘樹,木質(zhì)十分堅硬,桿身十多個結(jié)疤從煙嘴到煙槍頭均勻分布,錯落有致,結(jié)疤黑里透紅,與橘紅色的上細下粗的桿身很配套,古香古色。量身定制的煙嘴和煙槍用熟銅打造而成,煙嘴套在煙桿上端,煙槍頭緊套煙桿下端,精巧別致。
父親是位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小時候家里窮,父親姊妹又多,他很小的時候就被過繼到一輩子沒有結(jié)婚的三爺爺家。爺爺喜愛抽煙,父親時不時背著爺爺,學著抽上幾口,被爺爺發(fā)現(xiàn)還狠揍了他一頓。父親從小瘦弱,因為干不了體力活,年少時經(jīng)常給生產(chǎn)隊看驢拉磨,要一個人熬夜,偶爾抽煙提神。后來在生產(chǎn)隊里值夜班看水泵,更是離不開煙。所以,父親早早就學會了吸旱煙袋,不到16歲就養(yǎng)成了抽煙嗜好。
父親的旱煙桿就是他自己在山上放牛時遇到的荊棘樹,自己細心加工、打磨,精制而成。穿煙道是一個細致而且較難完成的活計,對機靈的父親來講,當然都不在話下。只見父親用一根很細的鋼絲,在鍋底火里燒紅,慢慢地在煙袋桿的中部,一步一步地往里轉(zhuǎn)動,鋼絲不紅了,再放在火里燒,反復多次,才能把煙道打通并成就起來。
在我記憶中,父親下地時習慣把一支長長的旱煙袋搭在自己的脖子上。干累了趁著休息的間隙,父親習慣性把鋤頭、镢頭、犁耙等農(nóng)具放倒,坐在它們光亮的木柄上,順便從自己脖子上取下煙袋,腳一歪先將煙鍋頭在鞋底板上砰砰一彈,然后嘴搭在煙袋嘴上一吹,再將煙鍋頭插進裝煙絲的皮革包里,手握著煙包搖動兩下,用大拇指研壓一下,小心地取出煙鍋頭,只聽得咔嚓、咔嚓兩聲火鐮響,父親迅速將火鐮上的燃火棉移到煙鍋的旱煙上,就吧嗒吧嗒吸起來。
那個年代,和父親一樣抽旱煙的父輩們,都過著半饑不飽的苦日子,長年累月為生計勞累,時時刻刻為他們的兒女們操心。無論遇到多大困難,抽一鍋旱煙總能讓他們渡過難關(guān)。他們手中的煙,仿佛是他們與世界對話的方式,每一口煙霧都承載著他對未來的希望和對家人的關(guān)懷。他們從不舍得亂花錢,即使愛好抽旱煙,買上半斤八兩土煙葉,也是挑價格最便宜的。他們嘴里含著煙袋,卻微笑著送你上學讀書,常常教導你過日子不能浪費,要勤儉節(jié)約。
父親不善表達,每當家里遇到不順心的事,父親就會一個人坐在炕沿上,低頭猛烈地吸著旱煙,父親把煙霧狠狠地吸進嘴里,又從鼻腔吐出來,透過飄浮的煙霧,我仿佛能聽見他與風對話的聲音,訴說著對土地的熱愛,對生活的堅韌。那裊裊升起的煙霧,仿佛承載了他對生活的無奈和沉思。
但父親的煙,同樣是暖心的。每當夜幕降臨,父親結(jié)束了一天的勞作,回到家中。他坐在門檻上,點燃一鍋煙,深深地吸一口,然后緩緩吐出。那煙霧在昏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柔和,仿佛能驅(qū)散一天的疲憊與憂愁。此時,父親會和我們分享他在田間的趣事,或是講述那些關(guān)于土地與收獲的故事。他的眼神里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與滿足,那份溫暖與幸福,也悄然傳遞給了我們每一個人。
看著父親的滿足的表情,有一次我偷學著父親的樣子,猛抽一口旱煙下肚,那種獨特的辛辣味道,進喉管、穿鼻腔、直沖眼睛,先辣嗓子、后嗆鼻子,接著眼淚奪眶而出,連續(xù)猛烈地咳嗽,那種味道時隔三十年,我依然記憶猶新。
小時候,我總覺得旱煙很苦,可是不理解為什么大人們對吸煙會如此鐘愛。人到中年,當生活磨礪我們心智,才大悟,生活中的酸甜苦澀,與煙比起來,更具多樣和深刻的味道。我的父親,他把苦一個人吞下,替全家負重前行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變遷,現(xiàn)代化的生活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大部分人扔掉旱煙袋,抽上了紙煙香煙,父親也時常將旱煙袋兒丟在一旁,抽起了紙煙。后來我參加了工作,每次回家都會給他帶上幾條香煙,他都會在手心里翻來覆去地看了又看,再問清價格。若是聽說價格不菲,準會生氣。逼著讓我下次就買便宜的煙,這樣可以多買幾包。因此,我總是變戲法似的換著品牌給父親買煙,而且有意地將價格說得很低很低。但是,父親還是喜歡他的旱煙袋兒,因為他實在離不開!
隨著自己的年齡逐漸增大,我漸漸地才開始讀懂父親,也能完全理解與寬容父親嗜煙的理由。父親嗜煙,用以待人接物、排遣寂寞、解除疲乏與愁苦,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與快樂,就像飲者于酒,騷客于詩,武士于拳,他是將所喜所愛當作了生命的一部分,以安妥靈魂。
如今,年過七旬的父親已經(jīng)很少再抽煙,但那份由煙而生的記憶卻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中。父親的煙,是生活的苦與暖交織的旋律,它讓我懂得了珍惜、感恩與堅強。在未來的日子里,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會帶著這份記憶,勇往直前。
版權(quán)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yè)有限公司(黃陵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zhèn) 郵編:727307 技術(shù)支持:黃陵礦業(yè)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wǎng)安備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