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的眼睛總是瞭望前方?因為那里是火車使命必達的方向……
在鐵運公司只要一提起機車,就沒有人不會想到朱坤堂、楊濤這一對別具一格的師徒搭檔。他們既在所從事的領域創(chuàng)造著不凡的業(yè)績,又因共同的機車愛好,在互幫互助中成就了一份屬于彼此的師徒緣分。
心有乾坤滿堂彩
朱坤堂,人如其名,“心有乾坤,亮亮堂堂”。曾先后榮獲2012年黃陵礦業(yè)“感動礦區(qū)十大人物”之一, 2018年“黃礦工匠”榮譽稱號。從事機車檢修28年,累計完成創(chuàng)新成果31項,9項獲得公司級以上獎勵,1項獲得實用型國家專利,是大家眼里公認的“創(chuàng)新達人”。盡管載滿榮譽卻從未有過半點驕傲和自滿,始終把“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作為自己的工作信條,主動掌握制動機、電機電器、柴油機等技能,不斷攻克專業(yè)技術難題,把自己錘煉成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沒有誰天生就是‘工匠’,我那時候就覺得,既然自己干了這行,就不能一遇到‘攔路虎’就想著退縮,沒有現(xiàn)成的師傅,就跟著廠家偷學,不懂就啃著書本自學?!闭勂鹱约耗嵌螐恼羝麢z修轉為內燃檢修的經(jīng)歷,朱師傅的臉上無不洋溢著自信的笑臉。
盡管歲月不可逆轉地在他的眼角留下道道痕跡,但那些了如指掌的柴油機、走行部、機車電器檢修工藝卻早已深入腦海,憑借著對各個部件的了然于心,他提煉出了“蒙眼拆裝單閥”絕技絕活;在數(shù)不盡的鉆研,實踐,再改進的日子里,自行研發(fā)出了QTY-15型、704-1型調壓器等多功能試驗臺,利用車間現(xiàn)有設備研制了柴油機缸套及散熱器水壓檢測裝置,填補公司的空白,解決了長期影響檢修質量的大難題。
當然,除了在自身專業(yè)上有所建樹外,朱師傅也有著自己的一套帶徒經(jīng)驗。那就是“檢修是門技術活,內功還需在干中提高。作為師傅必須學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在操作中多些動手和琢磨,才能不斷提高技能,久久為功?!弊鳛闄C務段黨員創(chuàng)新室的核心成員,在他的影響下,一大批有想法的年輕檢修工被吸納和充實到公司創(chuàng)新隊伍中來。
濤聲不絕傳風骨
楊濤,人如其名,“松濤雖小,志在凌云”。曾先后榮獲2019年“礦業(yè)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稱號、2020年“黃礦工匠”稱號。是鐵運公司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換代后成長起來的第一批乘務員,在崗位安全操作16年,從未發(fā)生一起事故,防止路外傷亡6起,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35起。
他始終堅信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蹚不過的河,抓住公司機車換型這個難得的學習機遇,主動擔當,用心鉆研,結合線路和機車的實際情況,積極優(yōu)化機車操縱方式,掌握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延長設備使用周期,以“零差錯”的操作為列車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在采訪中,他的一句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案晌覀冞@行的,哪個不是以車為伴,以車為家,機車就相當于我的半個家?!币苍S正是這種“以車為家”的精神,讓內燃機車在鐵路專用線上始終做到了安全馳騁。
“一個好的乘務員,除了要嚴格要求自己,把規(guī)則立起來,還要懂得嚴謹,做到每一個操作只有一個動作,而不是肆意妄為、任意發(fā)揮?!弊鳛榧夹g骨干,他積極參與“師帶徒,一幫一結對子”活動。授人以漁傳星火,他的那句“在我這里,他們別無所求,除了勤奮什么也得不到?!钡膸礁裱灾两褚矎V為流傳。2019年,3名學習司機在他的耐心指導下成功晉升為內燃機車司機,為鐵運司機崗位增添了新鮮血液。
如切如磋共進步
雖然他們一個從事機車檢修,一個是火車司機,工種不同,授課理念也不盡相同,但這些都不妨礙他們在創(chuàng)新之路上結成“師徒”和“搭檔”。
正如楊濤所說“朱師傅年長我,經(jīng)驗豐富,考慮問題周全,只要我把機車運用中所得所想告訴他,他總能一語中的地指出所在問題,除了在技術上給予我指點外,更是讓我少走了許多彎路。在把控方向上他足以稱的上是我的師傅。”同樣對于朱師傅來說,“楊濤這個搭檔,年輕,腦子活,善于發(fā)現(xiàn),總能在機車操作和運用中總結出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問題。拓寬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路?!?/p>
同窗情,風雨路;愛琢磨,精鉆研;鐵搭檔,共進步。黨員創(chuàng)新工作室、檢修車間、內燃機車里,到處都有他們不厭其煩講解技能、傾囊相綬的場景,也有他們在相互切磋中碰撞出的新火花。而近期,關于中繼閥排氣口降噪改造項目,就是他倆在碰撞中提出的新的鉆研方向。
崗位因專注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在采訪時,朱師傅給我看一張自己保存多年的照片,照片的底色是一張泛黃的紙,上面寫著一句話:“誰都有年少青春,我能奉獻的沒有其它,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及汗水?!倍媲缶?、傳承接力既是對他們出色工作能力的肯定,也是對他們卓越貢獻的認可。
近年來,鐵路運輸公司大力開展“師帶徒”素質技能提升活動,在“132”體系的基礎上,不斷延展“師帶徒”的形式,激發(fā)出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的“好苗子”,為公司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了高技能的人才支撐。同時也涌現(xiàn)出陜煤勞模馬戰(zhàn)明、黃礦勞模賀曉義等一批黨員先鋒,他們不僅是新時代鐵運人學習的榜樣,更是未來鐵運發(fā)展的接續(xù)力量。(趙媛媛)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yè)有限公司(黃陵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zhèn)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yè)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wǎng)安備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