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廣袤無垠的版圖上,春節(jié)的韻味如繁星般各有其獨特的光芒。而陜北的春節(jié),恰似一首熱烈奔放的信天游,裹挾著黃土地與生俱來的質(zhì)樸與豪爽,奏響了一曲與眾不同的年味交響曲。
當臘月的寒風悄然拂過,陜北的年味便如同春日破土的新芽,在時光的滋養(yǎng)下,一日更勝一日地濃郁起來。婦女們一頭扎進忙碌的生活節(jié)奏里,她們熟練地推動碾子,將飽滿的谷物壓制成細膩的糕面;吆喝著毛驢,讓那古老的磨盤轉(zhuǎn)動,磨出潔白的豆腐。蒸黃饃饃時,那熱氣騰騰的蒸籠里滿是對生活的熱愛;做黃酒時,每一滴酒液都凝聚著歲月的醇厚;搟雜面時,纖細的面條仿佛連接著過去與未來;炸油糕時,那金黃的色澤象征著日子的紅火。這些活兒,每一項都飽含著她們對新年的美好期許,必須親力親為,不容一絲懈怠。
男人們也不甘示弱,他們忙著清掃庭院,將一年的塵埃與煩惱統(tǒng)統(tǒng)掃去,迎接嶄新的開始;殺豬宰羊,那鮮嫩的肉品是新年餐桌上的硬菜;揮毫潑墨書寫春聯(lián),每一個字都承載著對來年的祝福;精心糊制燈籠,讓那暖黃的燈光照亮新年的路。孩子們則興奮得如同歡快的小鹿,穿上嶄新的衣裳,在大街小巷中肆意奔跑、嬉笑玩鬧,眼中閃爍著對新年的無限憧憬,滿心期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
陜北的春節(jié),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起,就被濃厚的儀式感所籠罩。這一天,家家戶戶懷著敬畏之心祭灶神,在裊裊香煙中,人們真誠地期望灶神能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庇佑全家平安順遂、幸福安康。一時間,大街小巷張燈結(jié)彩,紅彤彤的春聯(lián)如火焰般貼滿門框,那一筆一劃的祝福,讓整個村莊都沉浸在喜慶的氛圍中,仿佛被一層幸福的薄紗溫柔包裹。
窗花,是陜北婦女用剪刀和彩紙精心雕琢的藝術(shù)珍品。在她們靈動的指尖下,花鳥魚蟲栩栩如生,仿佛即將振翅高飛、游走嬉鬧;龍鳳呈祥的圖案寓意著吉祥如意,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故事,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溫情。每一扇窗戶都宛如一個精致的藝術(shù)展覽,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fā)出迷人的魅力,成為了陜北春節(jié)獨特的風景線。
除夕之夜,闔家團圓的溫馨時刻來臨。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前,共享豐盛的年夜飯。陜北的年夜飯,堪稱一場令人垂涎欲滴的味覺盛宴。油糕,作為必不可少的美食,又稱炸糕、年糕,由軟糜子精心制作而成。經(jīng)過油炸后,它色澤金黃誘人,表皮微微鼓起,泛著迷人的光澤,口感細膩柔軟,咬上一口,軟糯香甜在舌尖散開,寓意著生活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油饃饃同樣備受青睞,它外形酷似精致的甜甜圈,無論是牙牙學語的孩童,還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都對它喜愛有加。其制作過程極為考究,面粉的發(fā)酵程度、配料的比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至關(guān)重要,太酸或太甜都會破壞口感,唯有恰到好處的酸甜平衡,才能炸出那香酥可口、令人回味無窮的油饃饃。熱氣騰騰的羊肉饸饹也不容錯過,勁道的面條根根分明,搭配鮮嫩多汁的羊肉和香濃醇厚的湯汁,每一口都仿佛是黃土地對味蕾的深情饋贈,讓人陶醉其中、難以忘懷。當然,陜北傳統(tǒng)渾酒也不可或缺,它散發(fā)著獨特的香氣,喝上一碗,暖意瞬間從舌尖蔓延至全身,驅(qū)散了屋外的凜冽寒意,讓家的溫暖在心底生根發(fā)芽。
吃完年夜飯,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歡聲笑語在屋內(nèi)回蕩,伴隨著電視里的節(jié)目,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溫馨的畫面。與此同時,老人們滿懷虔誠地敬神點香燒紙,那閃爍的火苗跳躍著他們對天地的敬畏與對未來的期許。他們帶著好奇的孫輩們叩頭,口中念念有詞,祈愿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年齡稍大的孩子們則迫不及待地跑出門外,忙著放鞭炮、點火塔。鞭炮聲噼里啪啦,煙花在夜空中絢爛綻放,那震耳欲聾的聲響和五彩斑斕的光芒,響徹整個夜空,為新年增添了無盡的熱鬧與喜慶,仿佛要將所有的歡樂都釋放出來。細心的婆姨還會在門邊放上炭塊和冰塊,在門后立起搟杖和刀斧,據(jù)說,這簡單的舉動蘊含著守護家人平安的美好寓意,是她們對家人最質(zhì)樸的愛。
正月初一,天剛蒙蒙亮,人們便早早起床,開啟新年的第一天。第一件事便是放“開門炮”,那清脆的炮聲寓意開門大吉,如同開啟了新一年好運的大門。緊接著,老人們忙著迎灶神、接灶君,在聲聲祝福中,將新的希望與期盼迎進家門。孩子們早已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拜年,他們穿著嶄新的衣服,像一群歡快的小鳥,挨家挨戶給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則滿臉笑意,遞上壓歲錢和糖果,用溫暖的話語祝福孩子們健康成長。在陜北,拜年被稱作“問強健”,小輩見到長輩都要熱情問候“爺爺強健啦!”“奶奶強健啦!”,長者則會慈愛地回應“娃娃乖著哩!”,那親切的話語中,滿是對孩子健康成長和進步的夸贊與欣慰。
春節(jié)期間,每個村子都組織起秧歌隊,挨家挨戶拜年,在陜北這俗稱為“沿門子”。秧歌隊的隊員們身著鮮艷奪目、色彩斑斕的服裝,仿佛將整個春天穿在了身上;頭戴五彩頭飾,隨著身體的舞動,閃爍著迷人的光芒;手持彩綢和扇子,彩綢如靈動的彩帶在空中飛舞,扇子似盛開的花朵,搖曳生姿。他們扭著歡快活潑的秧歌,那整齊的步伐、歡快的節(jié)奏,讓整個場面熱鬧非凡,仿佛是一場盛大的狂歡。
秧歌拜年的流程,首先是謁廟、敬神。隊員們懷著敬畏之心,在廟前獻上祭品,虔誠地祈禱新的一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裊裊香煙中,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之后,秧歌隊便前往各家各戶拜年。每到一戶,傘頭便會觸景生情,即興創(chuàng)作、自編唱詞,向主人送上真摯的祝福。比如“進了大門抬頭看,六孔石窯齊展展,五谷豐登人興旺,一年四季保平安?!蹦琴|(zhì)樸的語言,飽含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對主人的美好祝愿。主人們也會熱情相迎,拿出煙酒和糖果招待隊員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感謝他們帶來的美好祝福,讓這濃濃的年味在一來一往中愈發(fā)醇厚。
除了秧歌,陜北還有許多別具特色的傳統(tǒng)民俗活動,轉(zhuǎn)九曲連環(huán)陣便是其中之一。轉(zhuǎn)九曲連環(huán)陣是一項古老的民俗活動,人們在空地上用高粱稈或玉米稈扎成九曲十八彎的通道,那蜿蜒曲折的通道仿佛是人生的縮影。在通道里點上油燈,微弱的燈光在風中搖曳,卻照亮了人們前行的路。參與者手持彩燈,沿著蜿蜒的通道緩緩行走,那柔和的燈光與人們的身影交織在一起,如夢如幻。在這一過程中,寓意著消災祈福、吉祥如意,仿佛在歲月的長河中走過一段充滿希望的旅程,將過去的煩惱與不幸統(tǒng)統(tǒng)拋在身后,迎接新一年的美好。
陜北的春節(jié),美食琳瑯,民俗豐富,更飽含著濃濃的親情與鄉(xiāng)情。在外漂泊的游子們,無論身處何方,心中都始終牽掛著家鄉(xiāng)的方向。春節(jié)前夕,他們歸心似箭,踏上回家的路途,與家人團聚。一家人圍坐,吃著團圓飯,嘮著家長里短,那些平凡的話語,卻充滿了生活的溫度,那份溫馨與幸福,如同冬日暖陽,暖徹心扉,難以用言語盡述。
在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人們傳承著祖先留下的文化與習俗,感受著醇厚的年味,也寄托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每一個儀式、每一道美食、每一個笑容,都承載著陜北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标儽钡拇汗?jié),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民俗畫卷,生動展現(xiàn)著黃土地上人們的生活與情感;又似一首激昂豪邁的時代樂章,奏響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最強音。在尋“味”中國年的漫漫旅途中,陜北的年味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成為心底最珍貴的記憶,承載著中國人精神家園的深厚印記。讓我們在歲月的長河中,永遠銘記并傳承這份獨特的文化瑰寶,讓陜北的年味在時光的流轉(zhuǎn)中歷久彌香,代代相傳 。
版權(quán)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yè)有限公司(黃陵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zhèn) 郵編:727307 技術(shù)支持:黃陵礦業(yè)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wǎng)安備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