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的一句“黃帝崩,葬橋山”,讓黃陵這個位于陜北高原上的小縣歷經五千年,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輝煌而燦爛的文明。位于橋山下的黃陵礦區(qū),就在這樣一片歷史悠久的土地上發(fā)展起來。
上世紀80年代末,這里還是一片荒蕪的河灘地,周邊是散落的村莊和成片的玉米地,一年四季風沙肆虐,晴雨無期。若是遇到雨季,平日里安靜的沮河水位上漲,洶涌無比,漫過莊稼地,這一年便沒有了多少收成。若是遇上大風天,剛剛破土的麥苗,也有可能被吹得無影無蹤。千百年來,這里的人們靠天吃飯。直到1989年黃陵礦業(yè)人的到來,才讓這個地方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次年,我隨父親來到黃陵礦區(qū)。在我遙遠的記憶中,當日,平曠的河灘地上,笨重的挖掘機在黃風中甩著臂膀,沮河水靜靜地從腳下流過。
(一)
1989年秋天,黃陵礦區(qū)項目管理委員會在店頭鎮(zhèn)國營旅社的院子里成立了,鎮(zhèn)上的人們領著孩子站在不遠的窯背上好奇地打量著這群外地來的“公家人”。簡陋的辦公場所,露天召開的成立大會,這個被當地人稱作“420”的單位(1989年建礦時計劃年開采量420萬噸,這個數字在當地人中間廣為流傳,就把這個單位叫“420”)就這樣駐扎了下來。
我的父親是1990年從韓城礦務局土建一隊調到黃陵礦區(qū)的。第一批來礦區(qū)拓荒的人,基本上是和我父親同時來的。大家操著不同的方言,有東北的、四川的、湖北的、關中的、陜北的……零零散散的300多人匯聚到礦區(qū),在現在魯寺、七豐、白石等村租下窯洞,簡單添置點日常生活用品,就安置了下來。
他們的到來打破了這片土地的寧靜。當地人想不到的是,這個延安南部的小鎮(zhèn)突然開進了那么多從沒見過的工程車和大型機械,來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人穿著中山裝,有人穿著西裝,還有人穿著粗布衣服,更有城里來的穿著時髦的姑娘。最讓當地人驚訝的是,居然還有洋人(1990年美國英格索蘭公司技術人員來礦區(qū))。
人算是安頓下來了,開展的第一項工作是改河道——那條流淌了千年的沮河,原先流經現在黃陵礦業(yè)一號煤礦的位置。讓數公里長的河道易位,談何容易!我記得那時候父親同他的工友們日夜在河道中叮叮當當地敲擊著石頭,砌著現在依然堅固的新河堤。每逢周末,我便會到改河道的施工現場玩耍,因為沒有哪個男孩子可以抵擋住一臺正在工作的挖掘機的吸引力。挖掘機像動畫片里的變形金剛一樣,硬生生在地上挖出一條巨大的河溝。改河道讓店頭人第一次感受到了這群人的到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改變。
“得虧了人家‘420’的人給咱把河道改了,那河沿子高著哩!要不咱這會兒怕在屋里頭鳧水呢?!?/p>
“這下好咧,咱川道里的苞谷再不害怕漲水咧!”
“好啥么?這‘420’的人把咱的龍王爺弄走了,誰曉得以后日子還好過不呢?”
一時間,歌功頌德的、埋怨的聲音都冒了出來。
1991年,店頭的冬天冷得出奇,還未數九,氣溫便降到零下20攝氏度。沮水封凍,看不到一絲流水痕跡。白晃晃的冰面上,小孩們在嬉鬧玩耍。遠處傳來的鞭炮聲,將正在滑冰的孩子們一窩蜂趕上河堤。他們飛一般跑朝鞭炮聲方向跑去。
“請領導上前為黃陵礦區(qū)項目委員會一號煤礦開工進行剪彩!”
這樣的慶典場面第一次出現在當地百姓的生活中。我和小伙伴們擠在喧鬧的人群中,撿沒有燃過的鞭炮。當時只知道這是件大事,至于有多大,直到成年后我回到礦上工作方才明白。對于煤礦,我是不陌生的。我出生在煤礦,打小就看著火車把一車車煤運到遠方。到店頭來,我只不過是從一個老礦到了一個新礦。我知道,不久的將來,那熟悉的礦區(qū)生活就要回來了,我期待著。
來到店頭前三年,礦工子弟住得很分散,上學自然就在附近的村辦小學。學校讓這些分散的子弟匯聚到一起。也是在學校里,我才知道原來建礦初期來了很多人,都是拖家?guī)Э诘?。這些子弟基本在魯寺小學、蒼斜小學、四處小學以及更遠一些的張灣小學讀書。在這些學校上學,最大的感受就是上學時間不規(guī)律。一天上三次學,早上6點到校,9點放學,10點再去學校上兩堂課,中午放學,下午再上學。我們住得都遠,一天三趟跑步來回,足足跑了三年,每天累計跑出萬米以上。我還很清楚地記得,冬天,我們踏著過膝的雪地,一步一挪地摸黑走3里地到學校,第一件事是生爐子。待到爐火旺起來,圍坐在爐子邊烤著濕了半截褲腿的棉褲,上牙磕下牙念著課文,竟然念出俄語的音調來。
這樣的校園時光在1993年秋天結束了,黃陵礦區(qū)子弟學校在這一年建成。開學典禮那天,600多名礦工子弟佇立在學校廣場上,看著眼前氣派的學校,感嘆苦日子可算到頭了。教室明亮,重要的是夏天有吊扇、冬天有暖氣,課桌還是單人單桌。1992年第一批分到單位職工家屬樓的職工子弟是最幸福的,家距離學校不足500米,大可以睡到離上課還有10分鐘才起床。用當地孩子的話說,這所學校是他們眼中很洋氣的學校,說的都是普通話。這所學校一直開辦到2018年。國企辦學校剝離政策出臺后,隨著黃陵礦業(yè)公司資助的店頭鎮(zhèn)第二小學建成,承載了無數礦工子弟童年回憶的子弟學校被廢棄。到2022年,它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替代它的是一座小區(qū)休閑公園。
1996年元旦剛過,隨著一聲汽笛長鳴,店頭這個千年古鎮(zhèn)第一次駛入一輛火車。黑頭黑腦的家伙,腦袋上印著鮮紅的大字“前進2441”,在沿沮河而建的鐵路專線上冒著蒸汽呼嘯前行。
“我在店頭住了一輩子,還是頭一回看到這東西。這聲音美得很,我這背耳朵都聽得見!”
“二爺,那你這耳朵還好著哩么。那是‘420’的火車,往外頭拉煤呢!你老漢算沒白活,還趕上看火車進咱店頭了,我爺就沒有你這眼福?!?/p>
(二)
時間進入21世紀,經歷長達12年的建設,黃陵礦區(qū)終于由基本建設向生產經營轉型。21世紀初期,國家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開始實施,陜西煤炭工業(yè)戰(zhàn)略北移,黃陵礦業(yè)迎來了飛速發(fā)展的階段。在這個機遇下,黃陵礦業(yè)一號煤礦實施礦井及生產配套設施改造升級,2006年開采能力達到500萬噸,礦井機械化程度達100%。為進一步壯大煤炭生產規(guī)模,二號煤礦在2004年全面開工建設。2003年,黃陵礦區(qū)裝機容量30兆瓦的煤矸石一期電廠開工建設,2005年機組成功并網發(fā)電。2008年,煤矸石電廠二期工程成功并網發(fā)電,黃陵礦業(yè)發(fā)電裝機容量達130兆瓦。礦區(qū)鐵路運能同步提升,黃陵礦業(yè)初步形成了煤炭、電力、鐵路的產業(yè)格局。
而我也回到了闊別10年的黃陵礦區(qū),決心沿著父輩的足跡,繼續(xù)去見證這個熟悉的地方開啟新征程。
黃陵礦業(yè)提出循環(huán)經濟戰(zhàn)略,本意是讓黃陵礦區(qū)的劣質煤、煤矸石就地消化,再將電廠煤灰進行加工,制成建筑材料,還可以滿足家屬區(qū)的供暖需求。這樣,一來節(jié)約公司成本,改善職工生活條件,增加就業(yè)人員;二來可以把煤資源吃干榨凈,實現利潤最大化。
理想是美好的,可是讓一群只懂得在井下挖煤的人去搞電廠,談何容易!李雪健出演過一部電影《橫空出世》,講的是在羅布泊大戈壁灘上研發(fā)原子彈的故事。它里面有段對白:“首長,讓我去造原子彈,我不會?。 薄拔視??美國佬會,蘇聯老大哥會,人家能白白送給你嗎?”
當時,提出建電廠項目時,黃陵礦業(yè)所有人的反應和電影里的情節(jié)很相似。
怎么辦?“我們得‘走出去’,也得‘請進來’。我們不會,就去其他電廠學習,就請專家們來礦區(qū)手把手教我們?!?/p>
電建公司的人來了,全國各地的電力專家也來了。礦上只要懂電的、和電力沾邊的人,全都匯到一起。夕陽下,他們丈量土地。深夜伴著蟲鳴,他們伏案看圖,指指畫畫,一根接一根的香煙把整個屋子弄得云霧繚繞。
2003年,經歷“非典”疫情的那個春天,一號煤礦煤場旁的空地上忙碌了起來。數不盡的挖掘機、卡車穿梭在礦區(qū)。一座冷卻塔以幾乎肉眼可見的速度拔地而起,三臺鍋爐如壘積木一般出現在眼前。發(fā)電機、汽輪機,這些大件設備一件件進入了廠房……黃陵這片古老土地上建成了第一個發(fā)電廠。
電廠建成了,運行人員又成問題。那段時間,黃陵礦業(yè)人事部門成了整個礦區(qū)最忙碌的地方。陜西省老電廠能抽調的抽調,各大院校電力專業(yè)畢業(yè)生能招聘的就招聘。不到半年時間,煤矸石發(fā)電公司就匯集了一個由專業(yè)人員組成的100人以上的隊伍。
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回到礦區(qū)的。和我一起分到煤矸石電廠的還有20多名礦區(qū)子弟。我們所有男學員都被分配到了電廠鍋爐房。在好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在外面從不對別人說起我們的職業(yè),因為“燒鍋爐”這個職業(yè)不怎么中聽,我們也懶得費勁去解釋。在實習的半年里,我們結結實實地歷練了一番。
帶我們的鍋爐班班長叫喬振苓,40歲出頭,黝黑的臉上長著深深的抬頭紋,神似小品演員潘長江。這個人我是熟悉的,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便有過交集,我更習慣叫他老喬。老喬1993年退伍轉業(yè)來到黃陵礦區(qū),算得上礦區(qū)的“元老”。老喬的岳父叫張改田,也是燒鍋爐的。不同于電廠的鍋爐用來發(fā)電,他岳父早年在礦區(qū)燒的鍋爐真是一鍬一鍬填煤燒火,供職工家屬樓的洗澡熱水以及日常飲用熱水。冬天,礦區(qū)供熱都指望著張改田燒的那兩臺鍋爐。于是,父輩口里常常念叨,“暖氣暖不暖,要看張改田耍沒耍懶”。說實話,老喬岳父的確實燒得一手好爐子,就在那么一個掄鐵鍬的崗位上,生生干出了一個勞模。為此,1996年單位分房子的時候,他家分到了一套三室一廳的大房子,可把我們羨慕壞了。大概受岳父的影響,老喬在電廠同樣燒得一手好鍋爐,一個班下來,發(fā)電量接近20萬千瓦時。他所在的班年年拿先進班組,他年年獲先進個人。后來,老喬也和他岳父一樣,成了單位的勞模。
老喬帶徒弟有一套辦法,大概跟他在部隊上待過有一定關系。有些時候,老喬真把徒弟娃們用得扎實。新來上班的徒弟,老喬必會帶著上上下下把鍋爐本體走個遍。不是一次兩次,是連續(xù)兩周。兩周以后,他讓徒弟自己去跑鍋爐本體,回到主控室后就是各種不同的口頭考試。
“你剛才路過空氣隔離門,看那門開著還是關著呢?”
“去汽包看就地水位計是多少?跟DCS上的數值差了多少?”
…………
徒弟若是說不出一二三來,或者指望糊弄過去,老喬有的是教訓辦法。一個班下來,徒弟就別想安靜地坐在主控室里。徒弟們開始怨聲載道,說老喬這班長一天也不說好好教點可調參數,凈讓人跑出跑進的。說得多了,這些話也傳進了老喬的耳朵。老喬給徒弟們的回復是:“進少林寺學功夫還得先挑三年水呢。你們想坐盤,還早著呢!腿不跑細兩圈就別想著往盤上坐!”
實習兩個月后,徒弟們基本可以監(jiān)盤了,老喬一般都會坐在旁邊一起守著。這時候的老喬總算把自己腦子里那本“秘籍”拿出來了:如何調節(jié)風量,如何根據煤炭發(fā)熱量配入爐煤量,如何控制爐膛內料層的厚度……老喬的徒弟3個月必出師,達到能獨自監(jiān)盤的程度。
(三)
2018年,我轉行成為一名企業(yè)新聞宣傳工作者,有更多便利去了解和采訪這個企業(yè)的人和事。從拿起相機那刻起,我開始見證黃陵礦業(yè)的二次騰飛。
來過黃陵礦業(yè)的人,都有一種共同的感受,就是這兒根本不像他們印象中的煤礦。在他們的刻板印象中,礦區(qū)有數不盡的煤場、黑色調的建筑、拉煤大車飛馳帶起許久散不去的煤塵……智慧礦井、智慧電廠、智慧鐵運,黃陵礦業(yè)產業(yè)全面升級,使整個礦區(qū)變得充滿科技感。
2022年7月,渭南市攝影家協(xié)會開展《看陜西》系列采風活動,第一站就走進黃陵礦業(yè),一行12位攝影家與我們進行座談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他們表示來到煤礦,最希望能下一次井,拍攝一些井下礦工生產的場景。
“各位老師,如果要下井拍攝礦工,恐怕會讓你們失望?,F在我們的礦井已經實現智能化無人開采,在地面遠程控制采煤機掘進,井下人員已經不多了。我建議各位老師到礦上參觀一下智能化智慧中心?!秉S陵礦業(yè)攝影協(xié)會秘書長陳博文這樣說道。
我們帶著采風團的大巴車從礦業(yè)公司門口出發(fā),一路經過文體中心、一號煤礦、瑞能煤業(yè),簡單介紹了這些年礦區(qū)的變化。在經過黃陵發(fā)電公司時,采訪團看到正在建設中的2×660兆瓦發(fā)電機組,被近300米高的間冷塔震撼了。作為一個黃陵礦業(yè)人,我很樂意當臨時講解員。我告訴他們,這個項目是陜西省“十四五”重點項目,2021年3月開工建設,處于全面建設階段,2023年全面建成投產。項目投產后,年發(fā)電量可達72億千瓦時,年產值達22億元。不光眼前的這個電廠,接下來黃陵礦業(yè)還在籌建2×1000兆瓦發(fā)電機組,另外黃陵礦業(yè)新能源產業(yè)也已經開工建設。目前礦區(qū)6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已經開始并網發(fā)電,安塞30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產業(yè)正在建設中。
當采風團來到二號煤礦地面智慧調度中心,調度中心大屏上顯示著井下工作面掘進情況,各種參數讓人眼花繚亂。工作人員饒有興趣地給采風團介紹起井下5G技術應用來。
“了不起!真的了不起!我們剛才還遺憾不能下井拍攝,看到這么先進的科技用在煤礦上,真是開了眼了!完全顛覆了我們對傳統(tǒng)煤礦生產的認知,感受到科技賦能工業(yè)化的革新力量!”采風團一位老師感慨地說。其他人也拿起手中的相機把看到的這一切記錄下來。
讓采風團吃驚的遠不止這些。在雙龍煤業(yè)生態(tài)園,各種蔬菜、水果長勢喜人。綠色將這個礦井覆蓋,這種場景出現在礦山上,若不是礦區(qū)內矗立的選煤樓,很難相信這里竟然是一個煤礦。
夜晚,涼風習習,文體中心籃球場上2022年“一號煤礦杯”職工籃球比賽正在激烈進行。場上各單位的運動員們奮力拼搏,場下職工家屬將籃球場圍得水泄不通,此起彼伏的喝彩聲響徹橋山。文體中心廣場上,跟隨音樂節(jié)拍跳廣場舞的團體,吸引了采風團的李建明老師。李建明老師是個愛熱鬧的人,立刻加入其中。不到三分鐘,所有人在李老師的吶喊號子中被帶偏節(jié)奏,跟著他跳起同樣的舞來。最后,眾人手拉著手,竟把他圍起來跳,氣氛一度被帶到一個小高潮。
三十多年來,黃陵礦業(yè)公司于改革開放的春風中,于市場經濟的駭浪中,先后走過艱苦創(chuàng)業(yè)期、負重前行期、跨越發(fā)展期、轉型升級期,到如今成功實現產業(yè)從單一走向多元,生產從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成為陜煤集團乃至全國煤炭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一張閃亮的名片。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yè)有限公司(黃陵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zhèn)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yè)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