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二號煤礦在高位裂隙帶瓦斯治理中定向長距離鉆孔應用試驗項目取得成功,已順利進入抽采及數據觀測階段。
隨著礦井開采強度和開采深度逐年增加,工作面采空區(qū)和上隅角瓦斯治理難度增加對礦井安全生產構成一定威脅。之前,該礦一直采用在工作面膠帶巷和回風巷每50米施工一個鉆場,每個鉆場施工高位鉆孔、底板鉆孔、本煤層鉆孔、通過鉆場匯集器連接到抽放管路進行抽放,解決工作面的瓦斯危害問題。
該礦技術人員結合瓦斯治理實際情況自主創(chuàng)新,在項目時間緊張、巖層鉆進困難、鉆具設備簡單的條件下,實施研究新施工方法,通過定向長距離鉆孔施工,對采空區(qū)“橢剖帶”進行抽放,鉆場定向長距離高位鉆孔施工8個鉆孔,單孔施工長度354米,均勻布置在工作面靠近回風側30米范圍內,頂板上方15米至50米垂高范圍,定向鉆機根據鉆孔設計修正鉆進軌跡,將鉆孔鉆進至預定位置,進行封孔后整理連接到抽放管路抽放,一個鉆場的定向長距離高位鉆孔可替代原來4個鉆場的普通高位鉆孔。該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時間短、效率高、成本低、維護量少等特點。
以207工作面回風巷原有鉆場間距為50米,每個鉆場設計施工13個高位鉆孔,累計鉆孔量為1705米為例,使用了定向長距離鉆場設計施工只需8個鉆孔,累計鉆孔量為2875米,可覆蓋四個高位鉆場,比原有高位鉆孔減少鉆孔施工量3945米。減少鉆孔封孔費用約7.6萬元。此外,長距離定向鉆孔設計垂高15—50米,與回風巷距離0—30米,均布置在工作面采空區(qū)“橢剖帶”內,消除了原有高位鉆場之間“接茬”的問題,鉆孔的有效利用率大幅提高。
目前,207回風巷長距離定向高位裂隙帶鉆場已經進入抽采數據采集及分析階段。該項目的成功,既提高了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又節(jié)約了瓦斯治理成本,真正實現(xiàn)瓦斯治理“治得住、治得準、治得省”的目標。(韓蘭蘭 田西寧)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yè)有限公司(黃陵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zhèn)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yè)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