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意味著背井離鄉(xiāng),意味著踏向未知的遠方,意味著無法預料下一步會發(fā)生什么。走出去,也許會失敗,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能夠積累寶貴的經驗,不敢闖,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2004年二號煤礦開工建設,在此后的14年間,先后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為“北移”事業(yè)奮斗、獻身的優(yōu)秀榜樣,他們有責任、有擔當,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建功立業(yè),身體力行地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又一個無聲的榜樣。
用三十年奉獻書寫人生年華
52歲的張寶印現(xiàn)任二號煤礦企管部的副部長,今年四月份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調到二號煤礦工作?!肮ぷ髯黠L嚴謹、業(yè)務水平高、始終不斷學習......”雖然來到新的崗位只有半年時間,但提起張部長,企管部的同事們各個都贊賞有加。
2003年9月,張寶印從陜煤建機電安裝公司調入黃陵礦業(yè)煤矸石發(fā)電有限公司。期間15年的時間里,他親眼見證了發(fā)電機組建設從兩臺15MW開始,到兩臺50MW,再到后來的兩臺300MW。在煤矸石發(fā)電公司完成從煤礦建設到發(fā)電廠建設的轉變過程中,張寶印也從一個對電廠建設一無所知的門外漢成長為一名對電廠建設了如指掌的行家里手。而這期間的酸甜苦辣,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能深刻體會。
“我剛調到電廠籌建處的時候,電廠還是兩個基礎坑,一個是主廠房基坑,一個是100M高的煙囪基坑。后來又相繼建成了150M和210M高的煙囪?!被叵肫?8年7月來到電廠時的情景,張寶印不禁感慨時光如梭。那時22歲的他剛從煤炭專業(yè)學校畢業(yè),想都沒想過自己能從事電廠建設,“我這人就是倔,越是沒接觸過的東西,越是要把他搞清楚、學明白?!背醭雒]的張寶印憑借著一股子血氣方剛,白天緊羅密布地開展日常工作,晚上還自己給自己加班充電,“哪需要領導監(jiān)督?。繉W不會、搞不懂連飯都吃不下,加班加點就是家常便飯?!痹谌碌墓ぷ鳝h(huán)境中,張寶印在陌生之余,感受到更多的是神秘以及新鮮感,在強烈的求知欲驅動下,他快速地掌握了新知識、新業(yè)務。
“回想往事,最讓我感動、難忘的還是曾經一起奮斗在崗位上的弟兄們?!?004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氣溫已經達到了-14℃ ,為了保證工期,西北電建四公司的工人們堅持在主廠房澆筑混凝土。2005年,為了保證#1鍋爐安裝完畢后的點火工作,籌建處的領導們帶領著大伙人拉肩扛,將堆得跟小山似的劈柴搬進距離堆柴點一公里外的爐膛,期間很多人的手上、肩上都磨出了血泡,卻一聲不吭......類似于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最難忘的永遠是奮斗的過程?!币宦纷邅恚粗l(fā)電機組一步一個腳印從小到大,張寶印感慨萬千。
“在陜煤建、電廠工作了整整三十年,期間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這些財富激勵我在工作中披荊斬棘、砥礪前行,也是這些精神食糧為我提供了不竭的動力?!辈荒芤驗闃I(yè)務知識欠缺而耽誤工作;不能因為一時的安逸舒適而不求上進;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功而停止學習的步伐。這三個“不”是張寶印打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給自己立下的規(guī)矩。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知來路方能識去處,一路走來,每一段經歷在指引著張寶印的人生之路的同時,也為身邊的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用十三載堅守綻放生命芳華
“從16年開始我就輕松多了,這幾年陸陸續(xù)續(xù)帶出了不少徒弟,現(xiàn)如今他們各個都能獨擋一面。”說起自己的徒兒們,43歲的靳全毅滿臉驕傲。而靳隊自己也終于可以放心地常回家看看了,他再也不用擔心媳婦的那句“把你賣到二號礦了”......
2005年4月,已是而立之年的靳全毅由陜煤建司第二工程處調入二號煤礦工作,這使得他不得不離開土生土長的銅川,來到距離店頭鎮(zhèn)還有半小時車程的西峪村。那時正值二號煤礦建設階段,從小就酷愛電工的他自然而然的加入了膠帶機安裝的行列。PLC控制系統(tǒng)、減速耦合器……面對眾多的新設備新工藝,他深知沒有捷徑可走,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拿出上學時的書本和圖紙反復揣摩,憑著這股韌勁,四個月后靳全毅因工作出色被任命為電工班班長。
建礦初期,二號煤礦的膠帶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繁瑣,這給維護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靳全毅根據(jù)實際把幾個不同廠家的控制系統(tǒng)整合成為一個系統(tǒng),在降低故障率的同時也使維護變得簡單、安全、方便,這套系統(tǒng)一直延用到現(xiàn)在。
此后,二號煤礦開始安裝試采工作面順槽膠帶,面對第一次安裝,所有人都不知道如何連接膠帶機的電控系統(tǒng)。設備的廠家們對于完整的控制系統(tǒng)也并不熟悉,便“各掃門前雪”。為了盡快熟悉新設備新工藝,靳全毅找來圖紙和說明書,帶領著工友們,刻苦鉆研,一遍遍與廠家技術人員、煤科院專家溝通交流、虛心請教。“最頭疼的是全英文的安裝說明書,一個也不認識啊,只能用最笨的辦法,查字典,把說明書上每一個單詞的意思都標注出來,翻譯后先說給廠家聽,確定無誤后再將步驟一步步講給大伙聽?!本瓦@樣,靳全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將膠帶機不同廠家的電控系統(tǒng)串聯(lián)在一起,讓膠帶機運轉起來?!叭f事開頭難”,第一條膠帶順利安裝為以后積累了經驗,此后,第二條、第三條皮帶都高標準的完成了安裝。
2010年,靳全毅利用冷卻風扇的位置安裝板式換熱器,將風冷改為水冷,使得設備開機率大幅提高;2011年,井下膠帶綜合保護器故障頻發(fā),嚴重制約生產,靳全毅憑借著僅有的一張說明書,經過一個月時間,將所有高爆柜綜合保護器改造完成;2012年,井下膠帶巷不斷延長,天津華寧沿停電壓不斷衰減,膠帶機停機頻繁,靳全毅在皮帶巷中部加裝中繼以此保證了電壓穩(wěn)定在18V左右;2015年年底,為了減少冷卻水的浪費,靳全毅在膠帶機機頭的板式冷卻器進水口加裝電動閥,用電動閥來控制冷卻水的開停,完成了二部膠帶的改造任務,此后又相繼完成了三部膠帶、北一一部膠帶冷卻系統(tǒng)的改造,該創(chuàng)新成果為礦井節(jié)約費用40余萬元。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不斷超越、成就自我的同時,靳全毅更甘為人梯,他傾盡所能將自己所掌握的電工技能和理論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職工,讓身邊的“苗子”快速成才?!八慌履銓W,就怕你不學,你要你想學,他總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訴你。”這是靳全毅帶過的徒弟們對師傅的一致印象。
2017年,靳全毅更是自己編寫講義,對全礦50名電工進行了為期20天的CST理論和實踐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電工判斷故障處理故障的能力?!皩W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帶徒弟學習業(yè)務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同時,靳全毅得以再一次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而促使自己更好的學習,提高了整個班組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讓集體的優(yōu)勢更快更高效的散發(fā)出來。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工作23年來,靳全毅用他的職業(yè)精神詮釋著“北移”精神的內涵,演繹著不平凡的風采。
不管崗位如何、境遇如何,生活給人的并不都是晴天和笑臉,平凡的人往往給我們最多的感動。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有無數(shù)的張寶印、靳全毅。每一年,我們都會被“感動中國人物”“時代楷?!备袆?,但有沒有被身邊平常的人和事浸潤眼眶?他們或許只是哪天主動多加了幾個小時的班;他們或許只是尋常的一句關懷、關鍵的一句提醒、主動的一份承擔。但正是這些普通的人和事,恰恰構成了我們生命最溫暖的內容,給予我們繼續(xù)奮斗、甘于奉獻的力量。我們說“北移精神”,就是經?;氐轿覀儺敵踝羁嘧罾圩顭o助之際,靜下心來看一看、想一想,從而不斷校正人生的方向,汲取前行的力量;就是愿意堅守平凡,更愿意在平凡中追求非凡。(劉青)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yè)有限公司(黃陵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zhèn)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yè)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wǎng)安備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