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雙龍煤業(yè)從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入手,對礦井上下的設備實行追蹤管理,及時維護保養(yǎng),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實現降本增效新突破。
修舊利廢系統化。“皮帶‘H’架8架,直托輥34根,三鏈輪17根,刮板105副,鏈環(huán)26個、液壓支架操作閥5個……”采掘隊材料員吳亮看著本子上記錄的一串數字向隊長韓建濤匯報。這是該礦104綜采工作面回采期間吳亮根據回收上來的材料進行焊接、拼裝重組的“新”零件數量。
為加大設備材料回收復用力度,雙龍煤業(yè)成立了修舊利廢項目部,以機修廠、各區(qū)隊補修房為依托,組織職工及時維修升井設備,是廢舊設備材料實現改造、復用、再上崗,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資設備的有效價值。全礦職工按照“新的留著用,舊的繼續(xù)用,爛的拼裝用”的思路,精打細算,僅一月份,該礦共回收支護材料1300余件、管線2000余米,修復加工各類托輥1500余組、修復皮帶架5126個,累計節(jié)約資金20多萬元。
設備參數標準化。該礦在統一設備型號的基礎上,積極減少配件存量,對設備進行“片、區(qū)、線”三次摸底,建立機電設備維護“數據庫”,詳細記錄每臺機電設備的投用日期、檢修時間、檢修人員、故障原因、故障處理方法等信息,逐步完善了機電設備維護管理的工作標準,包括維護技術標準,經濟管理標準,各種技術人員管理標準及維護修理的各種額定標準,形成科學的現代化維修管理制度,實現設備維修高效化、標準化。同時,利用設備相對統一、型號相同的特性,對各類診斷進行匯總,總結出快速診斷維修流程,為礦井上下設備高效率運轉打下了基礎。
維護維修專業(yè)化。雙龍煤業(yè)實施的“保姆式”設備包機制度,劃片分區(qū),明確責任,要求維護人員每天對井下設備運轉情況進行一次全面“體檢”,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各包機人員按照點檢制對責任設備進行維修維護,責任清晰,維修便捷。同時該礦把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作為一項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提出了“不能僅僅滿足于不出事故,更要進一步滲透“精細、精準、精確、精益、精美”的管理要求,向設備零故障的方向邁進。(李俊芳)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yè)有限公司(黃陵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zhèn)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yè)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