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小說《浮生六記》,系當時蘇州府長洲人沈復所撰寫的自傳體散文,內(nèi)容雖然簡短,卻極富生活氣息和人情味。前些年,受不少名家名人推薦,此書亦在暢銷書單前列。我也隨大流買了一本,斷斷續(xù)續(xù)翻了一陣,略有感悟,作此一篇,也算記下。
這是一本追懷往事的書。沈復這位晚清時期的書生,用純樸的文筆,記敘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經(jīng)歷,書中歡愉處與愁苦處兩相對照,真切動人、纖毫畢現(xiàn)。通讀下來,便覺得是應了那句“世事無常終有定,人生有定卻無?!钡恼嫜裕瑑?nèi)心無限感嘆。
的確,世界都無廣狹,人生各有圓缺??v觀沈復的一生,盡享情愛的美好,但也難逃命運的桎梏。牽絆紛擾中,既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有冬夜奔逃的倉皇,前半生的安逸與后半生的坎坷對比鮮明,讓人唏噓,只能說是世路多歧,命如轉(zhuǎn)蓬。
縱然命運無常,沈復也非完美之人,但拋開這些不談,我想《浮生六記》之所以打動當代人,除了其中點滴的生活細節(jié),就是那段平淡卻真摯的情感和超越了物質(zhì)的生活美學。
沈復與妻子蕓娘結(jié)緣于一碗暖粥,長情于日里行間的耳鬢廝磨、親密無間。二人志趣相投、琴瑟和鳴,度過了23載互敬互愛的婚姻生活,將布衣蔬食的日子過得熱氣騰騰。
沈復筆下的蕓娘,才思雋永、蕙質(zhì)蘭心,是一位溫柔和順的可愛女子。雖然沒有進過學堂,但她卻擁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學心,不僅自學識字、吟誦古詩詞,還嘗試著創(chuàng)作詩詞,一句“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便能看出她的悟性與聰慧。也正是如此,兩人一起讀書論古,品月評花,賭書潑茶,在平淡的日子中尋覓生活的細膩與美好,彼此成為除夫妻身份之外的朋友、知己、靈魂伴侶。
雖然舊時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從蕓娘身上,似乎讓人看到,越是離經(jīng)叛道、不依常規(guī)的女子,越是出其不意、可愛有趣。
她不愛珠花首飾,偏對“破書殘卷”情有獨鐘。搜集整理自家的廢紙殘頁,分門別類整理成冊,取名“繼簡殘編”,修補好的破損字畫,也被取名“棄余集賞”,雅致又獨特。祭掃時,看到有苔紋的小亂石,斑駁可觀,拙樸可愛,便發(fā)動丈夫和小姑子撿拾了一打麻袋扛回家。在沈復的支持下,甚是敢于去追求自己的喜好。生活不易,卻從不埋怨,隨丈夫一起去參加各種“曲水流觴”的活動,甚至會女扮男裝去逛廟會,會和熟人相聚時喝得大醉,眼中無貧賤,與煙花女子也能義結(jié)金蘭。
這一切在當時封建禮教的禁錮下,都是需要付出極大的勇氣的。常人眼中不成體統(tǒng)的事,在“愛情濾鏡”的加持下,透過沈復的眼睛,卻看到了蕓娘的率真和有趣,更是有才有德且獨一無二的存在。
每一段刻骨的愛情,都是雙向奔赴的旅程。世間紛紛擾擾,沈復和蕓娘緊緊相依,這份至誠至愛的真情,就值得用所有去守護。
文章里關(guān)于這對靈魂伴侶的描述,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他畫月缺,她補云遮;她笑他“字如蛛網(wǎng)”,他回敬“夫人繡作春蚓”,還有梅花盒畔,粥溫語軟,蕭爽樓中,墨淡情濃……兩個對味又有趣的人,給瓦灶繩床著上了珠玉之光,讓柴米油鹽也變成了煙火里的風雅,難怪連沈復自己都感嘆“人世間的歡樂無過于此”。
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往往擁有強大的幸福感知力,更善于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大概在沈復的人生字典里,生活可以平凡,但不能平淡。通過文章不難看出,他不拘小節(jié)且懷揣浪漫主義思想,隨心而為,隨性而行,把日子過得盡興快活、恣意灑脫。
幼小之時,他即有“物外之趣”,能夠以審美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美:“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由此,窺見一個天真爛漫、富有想象力的靈魂。
他愛花成癖,喜作盆景,精剪枝養(yǎng)節(jié)、接花疊石之法,一有閑暇,便巧構(gòu)花樹、盆景,遂使胸中丘壑,化為眼前景致,搖曳生姿,增添一抹亮色,美化生活,高情雅趣。由此可見,審美生活,并非物質(zhì)豐盈乃至于奢靡,而往往因陋就簡,以雅潔閑適為美。這與當下流行的“極簡”風倒是有幾分相似。
夏月荷花初開,晚含而曉放,蕓娘“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超越狹隘物欲,隨順造化,處處皆是美。
沈復的文章文氣流動、詞采精煉,所描述的事物看似平常,卻又能在字里行間中尋出瑣屑生活中蘊藏的美好。
當然,事物是一體兩面的,對于生活中的許多情況,更需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翻閱大眾對《浮生六記》的評價,大概持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一種是抨擊沈復不求上進,缺乏責任心。另一種則是感慨人生苦短,珍惜當下。無論站到哪個角度,都有能站穩(wěn)的立足點。但不可否認的是,書中所描述的波折人生令人感到動容,同時也引起深思。沈復的經(jīng)歷反映出了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有著深刻的啟示:無論人生如何起伏跌宕,內(nèi)心的情感依托與精神寄托都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讀《浮生六記》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人更加珍惜當下,也更加重視精神和情感的力量。沈復和蕓娘的故事,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讀者自身的生活觀和價值觀。此書不僅是一段關(guān)于愛情的敘事,更是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和頌歌。
版權(quán)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yè)有限公司(黃陵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zhèn) 郵編:727307 技術(shù)支持:黃陵礦業(yè)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wǎng)安備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